通過我的觀察發現大多數人,他們的生活是從“ 外界” 向內,而不是從“ 內在” 向外。以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,他們的生活就變成了一種反應機制,而不是成為一種自主創造。

這解釋了為何人們總是在體驗和經歷同樣的挑戰和問題,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循環:家庭與人際關係上的問題,工作與事業上的問題,健康問題,子女撫養問題,以及靈性成長上的問題,這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所有領域。

僅僅只有那些已學會“ 走入內在” ,並把他/ 她所立足的外界環境作為內心運動的一種反射或投射時,便是找到了能打破常規化生活模式的一條有效路徑。

而“ 走入內在” 便是我所稱呼的- 通往真實覺知的旅程。

它是一段真實且實際的旅程,通往我們存在的核心,也讓我們逐漸從生活中的外部事件和現像中走出(幾乎是不受干擾的出離姿態)。這些人,他們的優先選擇總是從內心的動向和感受出發。

這讓他們越來越深入知道- 從始至終都是你,作為你生命的主體在引導你的生活,建立和創造你的實相。

如何達成?

走入我們存在核心的這個動作或運動,其實比大多數人所想像的要容易得多。它存在一個需要符合的條件:從 “ 邏輯思維” 到“ 如實感受” 的轉變。

《與神對話》中有這樣一句經典:“ 感受,是靈魂的語言” !

意味著,“ 感受” 本身的真正意義超出我們頭腦思維對事物和現象的評價和認定,而是直接與我們的靈魂關聯。

這種體悟和理解總是那些集大成者的大師們所採用的態度,且在任何時刻,針對任何事件和情形發生都如此。

這便是,在那一頃刻間的時間瞬間,對於外界所發生的任何事情,這些大師總是通過這個內在核心,以基於靈魂的連接獲得了他們最渴望體會的感受。

你們認真讀了麼?剛才一個非常重要的句子就擺在了你眼前,我真的希望你能再讀一遍。

我剛說的是:

“ 那一頃刻間的時間之瞬間,對於外界所發生的任何事情,這些大師總是通過這個內在核心,以基於靈魂的連接獲得了他們最渴望體會的感受。”

你所感受到的就是你想獲得的感覺(You feel the way to wish to feel )。與此同時,一些讀者朋友可能會以其他方式理解這句話的意思,這同樣符合了剛才的這句話語- 你所選擇感受(看待)的方式,決定了你體驗的結果。

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- 頭腦的想法蓋過了內心的真實感覺。

不過,《與神對話》中神也告訴過我們:所有的感受都是選擇的結果!

那麼,真的是這樣麼?

是的,的確是這樣。不過,我所提及的這個感受是來自靈魂所選擇,而不是我們的頭腦。

所以,如果我們沒有細心聆聽我們內心的聲音,忽略或無視來自我們靈魂的指引時,我們就不會聽到來自我們靈魂深處那細微卻智慧的話語,自然也就無從了解我們靈魂的選擇到底為何。

這時,我們會選擇頭腦中那些被我們認為很有邏輯的想法。並因此作出這樣的回應,對自己說,“ 哦,我控制不了,這就是我的感覺!”

基於這個問題,就導致一個問題- 我們會混淆由情緒所引發的感受。

這並不是同一件事:情緒,更多是建立在你的思維之上,而感受,它基於你的真相。情緒,更像是一種頭腦思維的產物,而感受則是從你的真實中所呈現。

情緒,是頭腦思維選擇之後所引發的一種結果;而感受,則是與靈魂之間關聯的體會。

在大多數時間,你選擇忽略了內在那極靜溫柔的感受!

而你真正身份的鑑別是某件由你“ 決定” 的事物,而並不是你需要去“ 探索” 的東西。

當你做到這點,你的整個生活將會改變。

那時,你將以“ 同情” 替換“ 憤怒” ,用“ 理解” 替換“ 挫折” ,用“ 有益的鼓舞” 替換“ 無用的身份鑑別” ,用“ 寬恕和原諒” 替換“ 厭惡和怨恨” ,用“ 給予” 替換“ 一味索取” ,用“ 愛” 替換“ 恐懼” 。

當你做到這些,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原因就是- 從前的你幾乎都是帶著面俱生活!

你甚至會對著鏡中的自己,接著問到,“ 這個人是誰啊!?”

你讓自己被憤怒,挫折,悲傷,沮喪,絕望的體驗擊倒,以至於你甚至都已忘了自己到底是誰!

然而,如果你已做出決定,確認出在前方時刻“ 你是誰” 的真實身份,預先於這個外在世界的任何事情和發生,你的真實與本質將以來自你靈魂的同情,理解,智慧和愛替換憤怒,挫折與不幸。

你那狂野不羈的頭腦非常需要你靈魂意志的支持,它的恐懼需要來自你靈魂的深愛!

在這一刻,你的生活將因蒙受祝福而必然改變!

這時,你也許說,“Once I was lost, but now I am found ,(曾經的我如此迷失,而今天的我卻得見真理!)” 。

的確如此,所以,才讓《奇異恩典》這首歌擁有如此大的鼓舞力量!

為能達成這樣的個人突破和轉變,你必須知道一件事:

你的真實身份並不是某樣你需要去發現的事物,而是你此時此刻的決定與抉擇!

當“ 決定” 替換了“ 發現” ,你便從學生進步到老師,從而真正走上- 通往覺知的旅程!

愛與擁抱

尼爾

金字塔揚升學院

Author 金字塔揚升學院

More posts by 金字塔揚升學院